閩清新聞網(wǎng)訊 扎根閩清5年,他跑遍了當?shù)卮蟠笮⌒〉拈蠙旆N植基地,傳授種植管理技術,累計服務閩清、閩侯、南平等地近20萬畝橄欖田的種植戶;他堅持種客戶喜歡吃、放心吃的高品質橄欖。在他的努力下,閩清橄欖質量、產(chǎn)量穩(wěn)步提升……
他是來自重慶的農技員吳廷兵。5年間,這位“80后”小伙在橄欖之鄉(xiāng)閩清闖出了一片天地,帶領越來越多農戶種上優(yōu)質橄欖,過上幸福日子。
眼下,正是橄欖采收季,吳廷兵不時要到村民的果園了解近期用藥和病蟲害防治情況,并為橄欖的品質把關,這關系到后期橄欖的銷售。“要說種橄欖,小吳真是專家。多虧了他,我們碰上病蟲害也不犯難了,這幾年產(chǎn)量比原來增加了兩三倍!”種植戶姚新建點贊道。
吳廷兵出身農家,從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畢業(yè)后進入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日常工作中,他掌握了橄欖的生長習性。2015年,他遠離家鄉(xiāng),來到閩清從事橄欖種植技術服務與推廣工作。
2017年7月,閩清梅溪鎮(zhèn)石湖村一橄欖基地出現(xiàn)大面積掉葉、干枝、死樹現(xiàn)象,基地負責人找到吳廷兵,希望他能幫忙盡量挽回損失。當時正值酷暑,那片橄欖又因肥害導致根部大面積灼傷,在多數(shù)人看來已是“回天乏術”。吳廷兵沒有放棄,結合在當?shù)乜偨Y的橄欖弱樹復壯經(jīng)驗,他迅速規(guī)劃出此片橄欖園的復壯方案:全園改土、根部修復腐根、促進新根萌發(fā),主枝主干防日灼、減少水分蒸發(fā),枝梢部位促進新芽萌發(fā)、防蟲……最終,果園絕大多數(shù)果樹被成功挽救,吳廷兵的好技術也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所知。“服務農戶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雖然閩清有橄欖種植傳統(tǒng),但橄欖產(chǎn)量并不算高,而且種植戶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橄欖品質差異較大。”針對此,吳廷兵選在橄欖種植管理關鍵時期,組織橄欖種植戶進行系統(tǒng)培訓,為農戶提供上門服務。在他的影響下,不少農戶轉變種植管理理念,從傳統(tǒng)的老農民變身新農人,姚新建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們幾乎全年無休,在橄欖田里打蟲、施肥、修剪,但一年忙到頭扣去農藥肥料錢所剩并不多。”姚新建說,在吳廷兵的指導下,自己的果園管理水平、種植技術都有了進步,橄欖的年產(chǎn)值也穩(wěn)步提升,較過去翻了一番。“這位‘后生’專家給我們這些種了20多年橄欖的老果農幫了大忙!”
近年來,吳廷兵年均開展橄欖專題培訓會25場,年均培訓1200人以上。立足于閩清,他還把種植管理技術輻射到南平、寧德、永泰、閩侯等地。他還在閩清、閩侯多地建立起種植全程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種植示范戶。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今年4月,吳廷兵在閩清縣農業(yè)農村局、閩清縣三農服務超市等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閩清縣農業(yè)社會化服務中心,下設閩清縣智慧農服平臺運營中心、閩清福滿多農業(y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閩清新城益豐農資經(jīng)營部等,旨在為廣大農戶提供多元化服務。
“閩清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初到這里時,我便被閩清的好環(huán)境所吸引。”吳廷兵告訴記者,5年間,政府部門為他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當?shù)氐呐笥选⑥r戶給了他十足的信任,讓他在閩清發(fā)展的腳步邁得越來越穩(wěn)、信心越來越足。
今年,中國農技協(xié)橄欖科技小院成功落戶閩清梅溪鎮(zhèn),該鎮(zhèn)還將申請打造全國首個橄欖歷史博物館,吳廷兵表示,將積極參與其中,為閩清橄欖產(chǎn)業(yè)的不斷壯大繼續(xù)獻策獻力。(福州日報 記者林瑞琪 葉嫻)
- @全體閩清人:請熟記,請熟背!(2020-11-16 16:58:17)
- 第六批全國森林康養(yǎng)基地試點建設單位閩清占3家(2020-11-16 16:56:37)
- 致敬!池圣如:我從朝鮮戰(zhàn)場走來(2020-11-16 16:53:45)
- 福州市閩清縣縣域交通綜合整治成效明顯(2020-11-16 16:51:01)
- 閩清縣深化河湖長制打好閩江流域碧水保衛(wèi)戰(zhàn)(2020-11-16 16:49:22)
- 閩清新聞2020年11月13日(2020-11-16 16: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