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新聞網(wǎng)訊 聽黨史、上黨課、重溫入黨誓詞,開展鄉(xiāng)村振興調研……3月10日上午,在閩清縣桔林鄉(xiāng),閩清縣四套班子領導、黨史學習教育辦公室成員等走進閩清伴嶺革命老區(qū),共同開啟一場紅色文化之行。這也是我縣結合“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次實踐。
“沉浸式”學習伴嶺紅色歷史。繆米米 攝
“伴嶺地處閩清古田邊界,是中共閩東特委機關舊址,也是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途經(jīng)地……”在伴嶺革命老區(qū)紀念館,73歲的老黨員詹代典聲音洪亮,他結合長期以來積累的史實和父輩口口相傳的革命故事,將伴嶺的往昔崢嶸徐徐道來。配合展館展陳的游擊隊使用武器、生活用具等實物,中共閩東特委巧襲古田銀行、革命先烈詹海水寧死不屈等事跡生動再現(xiàn),參觀者無不動容。
不僅是“沉浸式”學習伴嶺的紅色歷史。閩清縣委史志室主任黎義暉還帶來黨課,同與會人員一同重溫閩清革命斗爭史,追憶閩清籍革命先烈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期間的動人事跡。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也是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年。伴嶺是我們閩清重要的紅色圣地,今天能在這里向大家介紹閩清革命史,于我而言意義非凡,也讓課堂更有了歷史的溫度。”黎義暉說。
當天,與會人員還共同重溫了入黨誓詞。
與會人員重溫入黨誓詞。繆米米 攝
黨課現(xiàn)場重溫閩清革命斗爭史。繆米米 攝
據(jù)介紹,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揮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要求,伴嶺村始終堅持做好紅色文化挖掘傳承——召集本村老人共同回憶革命歷史,赴閩清縣、寧德古田縣黨史辦收集史料,實地考察革命遺址……經(jīng)多方努力,2017年,伴嶺革命老區(qū)紀念館正式落成,為閩清縣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提供了一個重要陣地。
“收集史料的過程雖然不易,但也增進了我們村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對于這段紅色歷史的理解,先輩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做好日常工作,我們也希望能將這些故事講給更多人聽。”伴嶺村村支書肖菊明說。
近年來,桔林鄉(xiāng)利用伴嶺村、后洋村等地紅色資源,規(guī)劃“不忘初心 重走紅軍路”旅游線路,為游客講紅色故事,邀游客品嘗用本土地瓜、南瓜等農產(chǎn)品制作的“紅軍飯”,讓紅色歷史更具體驗感。該鄉(xiāng)還注重發(fā)揮生態(tài)優(yōu)勢,聚焦桔林鄉(xiāng)萬畝桔橙,依托紅色旅游引流提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帶動村集體經(jīng)濟增收,將桔林鄉(xiāng)紅色革命資源與綠色生態(tài)資源相結合,走出了鄉(xiāng)村振興新路子。
“桔林的探索是閩清利用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助推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閩清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金沙墘面村挖掘本村紅色歷史,建設村黨史陳列館,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積極建設“紅、富、美”新農村;塔莊蓮宅村將紅色基因融入文保,打造“看百年古厝、學紅色歷史”的特色體驗……閩清各地積極探索,在引領干部群眾汲取紅色精神力量的同時,也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實習生 朱家曄 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繆米米)
- 新進展!閩清縣城鄉(xiāng)供水一體化項目二期工程進行到……(2021-03-11 08:54:26)
- 【梅溪說法】16歲女孩賒賬購衣 被店家訴至法院(2021-03-11 08:50:42)
- 【法潤梅邑】道路硬化引糾紛!人民調解破僵局(2021-03-11 08:50:23)
- 閩清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接待日活動(2021-03-11 08:50:06)
- 今日頭條屬于她!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嚴文妃(2021-03-11 08:49:25)
- 2021春運結束,閩清交通交出滿意答卷!(2021-03-11 08: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