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传媒映画司徒丹尼|蜜桃传媒影像pm104在线观看|糖心vlog捅主任|麻豆传媒映画一欢迎您|亚洲自拍偷拍动图|麻豆传媒官网林予曦采访|国产精品三级麻豆|国产凹凸视频一区|果冻传媒麻豆新剧|91麻豆天美传媒在线无码观看,91香蕉视频网页版,伍六七免费观看,五月花成人网

戰(zhàn)火淬煉十二載 苦樂相伴好年華

——我在海空雄鷹團的那些年

http://tantan365.com  2017-10-30 09:53:30   來源:梅城報

  我是一名海空雄鷹團的老兵,曾在該團服役12年。1950年10月我由華東軍大福建分校分配到86師257團,特別湊巧的是,這個團在1949年8月15日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福建省閩清縣,當時團政委路先同志兼任閩清縣的支前辦主任,解放閩清縣時,該縣全體中國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都全力以赴地轉(zhuǎn)入支前工作,我也是其中一員。

  我到部隊那年,該團正在進行解放沿海島嶼的戰(zhàn)前演習,指戰(zhàn)員高昂的斗志和必勝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積極要求參加渡海作戰(zhàn)。但當時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了,美國糾集了16國的軍隊侵入朝鮮并打到了鴨綠江邊,還派第七艦隊開進我臺灣海峽。侵朝美軍司令麥克阿瑟揚言鴨綠江不是國界,直接威脅了我國的國土安全。偉大領袖毛澤東發(fā)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號召,于是該團的任務也改變了,揮師北上。

  唱行軍歌教識字鼓士氣

  當時沒有汽車,從廈門開始行軍,每天以百里的速度步行到江西上饒,其中特別是福州到古田段正在修路鋪石子,老兵經(jīng)過長時間的行軍打仗鍛煉他們已經(jīng)習以為常,我們這些新兵蛋子就吃苦了,我的腳起了大水泡。但不管多累多疲勞,新老兵一路上都互相提攜并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每天到宿營地熱水泡腳外,就是把房東門板卸下當床,第二天一早起床首先把門板裝好并實行三不走;即水不挑滿缸不走、地不掃干凈不走,物不還清不走。因此,一路上我們的部隊深受老百姓歡迎。

  在部隊出發(fā)前,為了減輕長途行軍的疲勞,團部組織了一個行軍宣傳小組,文化干事李鐵民當組長,抽調(diào)了三個文化教員組織宣傳鼓動組,我也是其中之一,文化干事李鐵民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才,教我們打快板,唱革命歌曲等。行軍中每天我們都先出發(fā),找個比較開闊的地段,一眼看過去部隊的前后隊伍都能在我們視線之內(nèi)。大部隊一到我們根據(jù)部隊中涌現(xiàn)的好人好事表揚,如“XXX同志真好樣,一人扛上兩支槍(或背包……等)團結互助要發(fā)揚,助人為樂好風格……”我們又唱又跳,戰(zhàn)士們都樂得哈哈大笑,接著我們又指揮部隊大合唱,我們起個頭大家接著唱,這支連隊唱完又拉后面連隊接著唱,歌聲一浪又一浪,此起彼伏,接連不斷,戰(zhàn)士們的腳步也因此變得輕快。

  宣傳部門還發(fā)動各連隊文化教員在每個戰(zhàn)士背包上都貼上一個字,一天換一個字,戰(zhàn)士們的識字水平就這樣一點點提高起來的,在駐地他們也是一天認一個字。日積月累,士兵文化水平也逐漸提高。從廈門到福州宣傳鼓動組每天都搞一次活動?,福州往北的路途是高山,一山比一山高,公路也是彎彎曲曲的,部隊只能沿著公路走,而我們鼓動組可以討個巧,從山間小路抄近路穿行,路程縮短好多。我們每天就增加一次活動,設二個活動站,中途一站,快到宿營地又一站。第二站也很重要,經(jīng)過一天行軍,大家都很疲勞,這時更需要鼓舞士氣,我們組除了繼續(xù)表揚好人好事,鼓動唱歌外,更重要的就是告訴大家再過一山就到宿營地。號召大家“加油再加油,立即就到宿營地”這樣的效果如望梅止渴一般,大家感到疲勞減輕許多。

  不到半個月我們就到了江西上饒,整團干部戰(zhàn)士無一掉隊,全員到齊。休整了一天后又上火車,繼續(xù)往北去,可是我們沒有往東北去而從天津轉(zhuǎn)至楊村機場。這時政委路先宣布,接到軍委命令,我團要轉(zhuǎn)建空軍,全團上下更加高興。因為過去與敵人戰(zhàn)斗中沒有自己的飛機吃了不少虧,受了不少氣。改建空軍如添上了翅膀,打勝仗就更加有把握,戰(zhàn)績會更輝煌,在行軍總結中領導也表揚了我們小組,評功勞時還給我們組一個三等功名額,組長及其他同志都很謙讓,將我推薦上報,我獲得了生平第一個在部隊的榮譽。后來我們?nèi)齻€分別被分配到三個飛行大隊,繼續(xù)當文化教員。

  不畏艱苦地勤完美配合空戰(zhàn)

  1951年3月軍委空軍正式命名我團為空軍十七師49團。我也有幸隨著這個團由陸軍轉(zhuǎn)到空軍,以后又改編為海軍航空兵四師十團。當時我在該團任宣傳干事。

  空戰(zhàn)的勝利,飛行員是首功毫無疑義,但地面各類人員的配合也功不可沒,他們在各自崗位上都各自作出了貢獻,尤其是地勤機務人員,其辛苦是難以言諭的,每天換班時為了保證飛機的安全都要把飛機拖進機窩(用土包壘成的)進行徹底的檢查,發(fā)現(xiàn)故障就要立即排除,如果壓縮機葉片有故障,就是冬天零下30-40度也要脫掉外衣由進氣口爬進去排除,凍得發(fā)抖也必須堅持,我團飛的是米格-15型飛機,比改進型米格15-比斯性能差、飛機老舊、設備落后故障多,給維護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讓機護人員最為頭痛的是該機的活塞式的剎車系統(tǒng),冬季易結冰造成剎車失靈,滑行時最容易發(fā)生撞機事件。地勤人員在困難面前而是迎難而上,動腦筋改善設備。還好他們與蘇軍關系不錯,為了進一步與蘇軍建立友誼,有的同志還努力學俄語以便于交流,還把祖國人民慰問團送的慰問品與他們共享,并幫他們買東西。蘇聯(lián)同志也很仗義,常幫我們排除疑難故障,還把新式膠囊式的剎車系統(tǒng)分批送給我們,很快全團的剎車系統(tǒng)都配齊,解決了大問題。

  1952年冬,美國由于發(fā)動上甘嶺戰(zhàn)役遭受慘敗,艾森豪威爾上臺后想再次來個“仁川登陸”,由朝鮮西海岸登陸,對我軍進行瘋狂的轟炸掃射,部隊作了反登陸作戰(zhàn)動員,要求大家作好生與死的考驗,白天戰(zhàn)斗任務頻繁,晚上把飛機分散安置,為了減少損失,機組和地勤人員由原來住在靠機場較近的西邊遷到靠機場較遠的東向、離機場五六里遠的老百姓家,經(jīng)常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早上兩點就得起床趕到機場,四點就把飛機拉到停機坪準備就緒,所以早晚常常顧不上洗漱。

  這時美國空軍組建了3F-86偷獵小分隊,專門偷襲我軍機場,我們聽到3F-86飛機的咆哮聲,空戰(zhàn)已經(jīng)在我軍機場上空進行,我們地勤人員經(jīng)常看到敵機和我機進入格斗場面,高射炮彈急速射向敵機,炮聲一會指向高空,一會平射朝著偷襲我軍正在著陸的飛機的敵機猛烈射擊。

  戰(zhàn)事激烈,飛機和地勤人員只能暴露在停機坪上等待出擊,為了積極應戰(zhàn)避免損失,地勤同志把飛機上備用的23MM機關炮架在上機窩上當高射炮使用,打落過一架敵機,同志們還挖洞將飛機的設備隱蔽起來。

  停戰(zhàn)后,朝鮮天空表面上平靜,但我們?nèi)匀槐3指叨冉鋫洌谝粋€機場的蘇軍停戰(zhàn)后就撤走回國,我們地勤人員撤到原蘇軍用運載米格機用的木制的大箱子里住,那里夏季似蒸籠,太陽直射,溫度高達40度以上。到了冬季像冰窯,薄薄的板壁上結滿厚厚的冰霜,夜間外面多冷里面也多冷,把我們一個個凍得蜷縮在被窩里直打哆嗦,地勤同志以苦為榮,快樂地自嘲大家都當“團長”了,晚上睡覺時老鼠就在身邊跑來跑去,但大家已經(jīng)很滿足了,因為再也不用像過去住在很遠處的老鄉(xiāng)家中那樣每天凌晨2點就起床。有一次空軍總顧問(前蘇聯(lián)軍顧問團團長)來我軍機場視察,看到地勤人員住在他們用來裝用米格飛機的大箱子里,滿臉驚異地指出,蘇軍在二戰(zhàn)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住過這樣差的環(huán)境,就為這他的這句話,地勤同志很快住進了帶火墻的瓦房內(nèi)。

  有一次政委路先見到機械長楊鵬霄滿臉灰土,就問他幾天沒有洗臉了?他答:不長,只有一個星期,在場的同志聽了捧腹大笑。幾天沒有洗臉的何止他一人。他們是何等辛苦!

  得夜盲癥成戰(zhàn)友們開心果

  機關的司政及公務人員,雖然沒有地勤同志那樣起早貪黑,常深夜才能歸宿,但與他們一樣都住宿在同村的老百姓家,由于村民住房本來就緊巴巴的,沒有多余房屋,但村民對部隊無比熱愛,對我們的進駐全力支持,他們的睡房實際上就是一條長炕(北方人的床,冬天可燒熱取暖)。各家各戶都把自己睡眠的熱坑,騰出一半供我們住宿,中間用木箱隔開,他們一家人就擠在靠里的一頭,真正是軍民一家親。

  當?shù)氐睦习傩占依餂]有馬桶,廁所都搞在屋外田地里,在地里挖一個坑,放二根木棍,周圍用高梁桿子編成一個圍墻,同屋幾家人男女共用一個廁所,我們也是入鄉(xiāng)隨俗也不例外,廁所里是否有人白天容易觀察,夜晚與女同志撞著確實尷尬。許多人都說,在南方夏天燒餅貼在墻上就能烤熟,冬天在北方上廁所小便要帶棒子,雖說的是笑話,零下30多度的冷天,小便到地立即凝固卻是事實,因此廁所里出現(xiàn)許許多多冰塔就不足為奇。

  自從美軍想在朝鮮西岸開辟新戰(zhàn)場后,這里防空也多起來,一拉警報,我們都要起床出房,在屋外觀察敵情,老百姓也一樣,自動地出屋躲避,警報解除才回屋,時間長了也習以為常,回屋照睡不誤。

  我們每天都要到機場上班,6點都要到,機場也沒有辦公室,機場只有一個飛行員休息室,我們只有在戰(zhàn)斗或訓練、講評才去那里聽消息了解情況,為了不影響飛行員的休息,平時不輕易到那里。我們每人都提著公文包,如果需要辦公寫文件、寫廣播稿等,就在水泥地上一伸兩腳彎曲,公文包放在腳上當桌子進行寫作,就算辦公了,大部分時間都與地勤同志在機翼下渡過。

  機關沒有專門的食堂,廚房就設在機場邊上一個老百姓家,吃飯時間每人端著碗,等待炊事員分配,每人一份。然后,大家都到空地站著或蹲著吃,春夏秋冬都如此。特別是冬天氣溫零下30度時,在屋外吃飯邊吃邊冷,如果吃慢了飯就會變成冰疙瘩。我們吃的是士兵灶標準,營養(yǎng)往往很難跟上健康需要,我體質(zhì)較差,就得了夜盲癥,由于常常工作到黑夜才能回宿營地,路上看不清,都是戰(zhàn)友們帶著走,有時大家也喜歡開玩笑有意放開我,由我在田地高一腳底一腳地走著,像跳舞一樣,大家都哈哈大笑,我成為大家的開心果,在嚴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難得一樂。還好不久廚房殺豬,因我小時候得過此病,知道豬肝能治,向炊事員要了小半個豬肝。吃下后,第二天夜晚眼睛就明亮了。

  自從地勤同志搬進機場,鄉(xiāng)下的房子也寬松多了,我們也搬進一間空屋,用煤球爐取暖,有事也可以在家辦公了,但吃飯仍要到機場去,直到我國歸建海空軍到路橋機場才擺脫這個困境。

  進駐路橋機場保衛(wèi)浙東海防

  1954年祖國大陸已全部解放,但浙閩的制空權仍被蔣匪空軍所控制,我沿海漁場、城鎮(zhèn)經(jīng)常遭到敵機的轟炸掃射。由于我海軍航空兵尚未參加過海上作戰(zhàn),未能掌握海上制空權,海上斗爭一直處于被動,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受到嚴重威脅。雄鷹團帶著抗美援朝的硝煙于同年8月25日加入了人民海軍的序列,歸編為海軍航空兵4師10團,進駐了浙江寧波機場。1955年3月底,我團奉中共軍委命令投入到保衛(wèi)浙東海防軍事設施、艦艇、海運安全等任務,奪取浙閩沿海制空權的戰(zhàn)斗,擔負起捍衛(wèi)祖國萬里海空的神圣使命。

  1955年5月3日我團進駐路橋機場。5月4日下午,國民黨空軍出動了4架下-47輕型轟炸機,直奔沙埕港,企圖襲擊停泊在港口的我運輸船隊,團領航副主任肖廣,飛行員程開信雙機起飛迎敵,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肖廣在100米高度擊傷了敵機一架,打響了浙東第一炮。

  路橋機場是新建的,不僅辦公室和宿舍整齊劃一,還有禮堂和游泳池,當?shù)厝朔Q是小上海。這是該團自抗美援朝后第一次有自己的營房居住。當時部隊進駐路橋機場時還有部分生活設施未完工,還有不少民工未撤出,我團一到就打上戰(zhàn),每次打勝仗都在電影放映前用幻燈機進行報導,民工見后深受鼓舞,感到為建機場出力很光榮。

  當時黃巖縣是屬于溫州市管轄,我團到路橋后,溫州市領導也來機場慰問,團領導作了情況介紹,并帶他們到機場參觀飛機,他們見到矯健的雄鷹,十分仰慕,師領導特批飛行員帶市長坐教練機上天轉(zhuǎn)了一圈,下機后市長臉色刷白還伴嘔吐,他感慨地說,當一名飛行員真不容易。

  機場周邊更加熱鬧,參觀“銀燕”的群眾一批又一批一個多月仍絡繹不絕。兩省(江蘇、浙江)一市(上海市)組織了慰問團進行慰問并演出,我們?yōu)榱吮硎靖兄x還進行了飛行表演,師長李文模同志作了單機表演,作了各種高難度技術動作,王昆及僚機陳玉皖同志也表演雙機打滾、對飛等動作,最后還在機場上空雙機近距離超低空飛行。表演精彩動人,大受歡迎。浙江日報還發(fā)表“誰說工農(nóng)不能掌握高科技”的文章,反駁了當時社會上有些輕視工農(nóng)群眾的不正之風。

  “海空雄鷹團”是一支戰(zhàn)功赫赫、屢創(chuàng)奇跡的英雄部隊。在抗美援朝和國土防空作戰(zhàn)中,先后擊落擊傷美蔣11個機種,飛機31架的敵機,創(chuàng)造了飛行八十小時就擊落敵機2架擊傷1架、破圓圈戰(zhàn)術、高度表指0、39米空戰(zhàn)距離、雙機對頭著陸、同溫層作戰(zhàn)、擊落最新式美機、擊落美式無人機等世界空戰(zhàn)史上八大奇跡。涌現(xiàn)了王昆、舒積成、王鴻喜、高翔等一大批戰(zhàn)斗英雄和王牌飛行員,全團有300多人次榮立戰(zhàn)功,模范人物140多名。偉大領袖毛澤東曾三次親自點將調(diào)十團出征,還先后25次接見了該團41名代表,敬愛的周恩來總理也先后接見了該團79名代表。1965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fā)布命令授于該團“海空雄鷹團”的榮譽稱號。這是我國建國后全軍首次頒發(fā)給團級單位的榮譽稱號。盡管經(jīng)過多次改編調(diào)整隸屬關系,但該團敢打、敢拼、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優(yōu)良戰(zhàn)斗作風始終不變。

  1965年,我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回福清,因為老伴是溫州人,多年來她作為隨軍家屬,一直跟著部隊遷移,到福清后,思鄉(xiāng)情切,所以,1978年,我隨老伴遷徙至溫州,分配到溫州建設集團。

  我在海空雄鷹團共服役12年,這段時期正是我青春洋溢的年華,也是雄鷹團處于最激烈的空戰(zhàn)、常打勝仗、屢創(chuàng)奇跡的黃金時代,我雖然未能飛上天空與敵人作戰(zhàn),但英雄們的豐功偉績,鼓舞了我更加努力地做好本職工作。

  海空雄鷹團”老一代飛行員退休后,至今已換了幾茬新飛行員,但該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雄鷹精神永葆不變、代代相傳。新一代飛行員在戰(zhàn)備和訓練中都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錘煉,又出現(xiàn)了許多功勛飛行員,忠誠地守衛(wèi)著祖國的領海領空,繼續(xù)創(chuàng)造輝煌。

  如今,我雖然已是高齡,但多年來,“海空雄鷹團”的一切都魂牽夢縈,記憶猶新。(陳學成口述  陳付瑛整理)

  陳學成簡介:陳學成,閩清縣坂東鎮(zhèn)塘坂村人。解放前曾是一名中共閩清地下工作者,1950年10月,由華東軍大福建分校分配到86師257團,后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其所在部隊因戰(zhàn)功赫赫,屢創(chuàng)奇跡,被授予“海空雄鷹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