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新聞網(wǎng)訊 13日,,閩清移風易俗主題公園開工建設(shè),,數(shù)十名施工人員來到閩清臺山公園,逐個測量園內(nèi)的亭臺樓閣基礎(chǔ)數(shù)據(jù)并開始整修,,到13日傍晚“詠梅閣”二樓花格窗已整修完工,。再過20多天,這里將變身為閩清移風易俗主題公園,,園內(nèi)亭臺樓閣改造成家風家訓展示館,、僑賢館等,,園內(nèi)還將安裝VR設(shè)備和機器人。
臺山公園依山傍江風景秀麗,,198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公園拓建時,在面向閩江的山地增建了登山步道和休閑廣場,。
“臺山公園故事很多,,且不說外地人知之甚少,一些閩清本地人也未必知曉,?!遍}清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勤暖說。
記者看到,,臺山公園內(nèi)建有唐代石塔及亭,、閣、樓,、齋等景點建筑,,名人題匾甚多,有鄧穎超書題的“乃模亭”,、趙樸初書題的“臺山公園”和“詠梅閣”,、項南書題的“臺山公園”、方毅書題的“玉蟾亭”,、葉飛書題的“懷遠樓”,、啟功書題的“破釜沉舟、孤忠殉國;舍身御寇,、百代流芳”對聯(lián),、周谷城書題的“梅溪書畫社”、許顯時書題的“萬壽亭”以及書法家沈覲壽和潘主蘭書寫的匾額等,。
其中,,臺山公園內(nèi)的石塔原建于唐朝,重建后的石塔也有460多年的歷史,,塔高10米,,全部由花崗巖建造,是閩清縣重要的地標和歷史文化古城見證,。乃模亭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黃乃模,,他在甲午海戰(zhàn)中任“致遠號”副管帶,亭中所懸掛匾額“乃模亭”由鄧穎超題寫,。
基于臺山公園的特色,,圍繞閩清正在實施的“三大一強”中的“強旅游”戰(zhàn)略,閩清縣在十九大來臨之際整合資源,將臺山公園改造成移風易俗主題公園,。黃勤暖表示,,目前開始施工,避免了國慶假期給游客參觀帶來的不便,。但在開工建設(shè)前,,各部門非常重視,閩清縣委文明辦,、縣婦聯(lián),、僑辦、僑聯(lián),、住建局和宣傳部等部門的干部都鼓足勁,,實地走訪,反復醞釀建設(shè)方案,,國慶假期還不停地與施工方溝通,。
“這是一項民生工程,我們將確保工程在既定工期完工,,以實際行動向黨的十九大獻禮,。”黃勤暖告訴記者,,新公園將于11月7日投入使用,,即整個建設(shè)周期只有25天。公園建成后,,依然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屆時將打造成外地游客和閩清人必游的文化休閑目的地。
建成后的主題公園將涵蓋整座臺山公園,,占地16公頃,,核心區(qū)布置在山頂,依據(jù)現(xiàn)有的亭臺樓閣建設(shè)家風家訓展示館,、僑賢館、道德模范展示館,、先賢館,、志愿服務驛站,同時在沿線亭臺樓閣添加移風易俗文明標語牌,,增設(shè)標識牌,、指示牌、文明標語等,。
該工程總投資70萬元,,建設(shè)內(nèi)容除了場館整修和布置主題展板,還將引進VR技術(shù)和講解機器人。(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quán))
- 閩清新聞2017年10月12日(2017-10-13 08:31:24)
- 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一)(2017-10-12 16:01:59)
- 提振精氣神,,喜迎十九大 ——老有所樂,閩清老年人在行動(2017-10-12 12:31:57)
- 閩清新聞2017年10月11日(2017-10-12 09:58:02)
- 井后小學:“禁毒專題教育現(xiàn)場講座”進校園(2017-10-11 15:13:18)
- 閩清新聞2017年10月10日(2017-10-11 08: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