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洪災(zāi)中遇難,自己仍堅持在一線搶險救災(zāi)
池賢樺是閩清縣坂東鎮(zhèn)旗峰村人,原來是一位教師,后在坂東鎮(zhèn)機關(guān)工會工作,至今有十余年了。“7.9”那場災(zāi)難對36歲的他來說不僅僅是一次洪災(zāi),也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因為洪水奪走了他年僅62歲父親的生命。
池賢樺的父親在坂東六角村的一個苗圃基地上班,7月9日的洪水太過猛烈,基地活動板房頃刻坍塌,父親被壓在了里面……對池賢樺來說,好像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自己早上還對父親說臺風(fēng)就要來了,讓他今天在家歇著不要出去,但父親覺得不會有什么大事,頂多只是下場大雨。他便沒有再堅持,就隨父親去了。誰也沒有想到與父親的這一別竟是永別。池賢樺說,如果知道會發(fā)生這樣的事,自己怎么也不會讓父親冒雨去那里上班的。或許有些許內(nèi)疚,說到父親,他幾度哽咽,不愿再說下去。
得知父親遇難已是當天下午三點多,當時坂東信號已中斷,苗圃基地老板通知了池賢樺在縣城上班的妻子,妻子幾經(jīng)周折才聯(lián)系上他。怕他一時難以接受,妻子當時只說父親被壓在了板房下面,讓他趕緊過去。此時,路已不通,車子根本無法行駛,但池賢樺來不及多想,蹚著及腰的泥水就往六角村趕。一路上可以說差點喪命,水里的鋒利物體把他的兩腿割的都是傷口,水深的地方完全就是靠游過去的,還要時時注意洪水的沖擊。就這樣一路來到六角村,想著還能救父親。此時父親雖已被抬出,卻早已沒了氣息。
一時間,他的腦袋突然空了。他多希望這只是一個夢境,但父親就真真切切地躺在那,好像睡著了一樣。他一下子悲從心來,眼淚撲簌地往下落。他知道,他沒有太多時間去悲傷,他還有老母親要安撫,還有妻子、孩子要安慰,他不能倒下了。僅用兩天時間簡單處理完父親的后事,他就到崗工作了。
因為他深知,大災(zāi)面前一切個人的事都是小事。畢竟還有許許多多的人需要幫助,他不愿更多的人像父親那樣冰冷地走,能挽救一個人,就能避免一家人的悲傷。他總得做點什么。
與他共事六七年的池賽芳這樣形容他,“積極懇干,有文采,不只做自己的分內(nèi)事,哪里有事情都會去做,隨叫隨到。”
他一直用“打游擊戰(zhàn)”、“都是小事情”這樣的詞來形容自己這些天以來所做的事。“7.9”洪災(zāi)以來,坂東設(shè)置了多處救災(zāi)物資發(fā)放點,他就在這些點之間來回奔波,哪里需要搬運物資就趕到哪里,不分晝夜,不管時間,只要有需要,他一定是第一時間趕到。“打游擊戰(zhàn)”也算貼切,也許只有忙起來,他才能忘掉悲痛。
都是小事情嗎?他只是一個小人物,平時努力賺錢養(yǎng)家,周末去縣城看孩子,生活簡單而充滿希望。這樣的一個小人物,能從大悲中抽退,化悲痛為力量,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竭盡全力地去幫助別人,這樣的事情一點也不小。(梅城報記者吳俊青)
- 閩清接收海外社團、華僑華人及省市涉僑部門捐贈情況(2016-07-21 19:42:35)
- 武警福建總隊官兵二次開進坂東(2016-07-21 16:57:08)
- 藍天救援隊 閩清人民感謝您!(2016-07-21 10:27:20)
- 閩清縣政府 撥出300萬專款用于恢復(fù)災(zāi)區(qū)診療工作(2016-07-21 09:33:54)
- 大災(zāi) 堅守的理由——閩清移動分公司災(zāi)后重建人物特寫(2016-07-21 09:04:08)
- 閩清新聞20160720(2016-07-21 08:21:33)